废文网官网 - 都市小说 - 溯流文艺时代在线阅读 - 第四九六章 作家的工作不是还原

第四九六章 作家的工作不是还原

    “你说什么这么牛逼?”

    毕飞雨见余桦这动静,一脸好奇地走了过去,伸手要去拿余桦手中的稿子,却被余桦一下子闪开了。

    “我还没看完,你急个什么劲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?”毕飞雨问。

    “于东的新书。”

    毕飞雨看了看门口正在摆弄鞋柜的于东,意外道:“就是那篇跟符号学有关的小说?上次吃饭的时候不还说没开始写正文么,这才几天,小说就写完了?”

    余桦嘿嘿一笑:“你呀,想法还是保守了,我跟你说,这不是那篇小说,而是另一篇。”

    “另一篇?”

    “昂,另一篇,于员外这家伙这些天突发奇想又捣鼓出来一部小说,我刚看了不到一半,写的是真好。”

    毕飞雨没想到于东又写了一篇小说出来,他看着余桦手里的稿子,也不算薄,那于东的这部新小说的篇幅应该也不短。

    能在这几天的时间,临时蹦出来一个想法,又能把书给写出来的,恐怕也就于东了。

    于东在门外笑着说道:“也没那么快,其实这部小说在初几的时候我就有想法了,前些天整理资料,感觉一下子上来了,就趁势把小说写完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一个趁势。”毕飞雨竖起了大拇指,“写一部长篇小说,到你于员外口中,怎么就变得这么轻轻松松呢?”

    随后他又朝余桦伸手:“先把看完的拿给我,我来看看,到底有多牛逼。”

    余桦点点头,把稿子分了点给毕飞雨:“你看吧。”

    毕飞雨接过稿子,在余桦旁边坐下,还不忘朝着于东吩咐了一句,“于员外,给我泡杯茶。”

    于东撇了撇嘴,“得,我还得来伺候你们二位大爷。”

    他起身把茶泡好,送到毕飞雨面前,又问了一句:“你们不是说今晚组了个牌局么?老毕你还是来找余桦回去打牌的,你们现在到我这儿来了,牌桌上另外两个人怎么办?”

    毕飞雨头也不抬地说道:“让余桦回去跟他们说一声。”

    余桦把身体往旁边转了转,根本就不搭理他。

    毕飞雨又看向于东,“要不,贤弟你帮咱们跑一趟?”

    于东有样学样,也不理他,跑到书房里面去了。

    毕飞雨见他们都不愿意,自顾自地说:“不用去找,一会儿他们等急了,肯定要自己过来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另一边,莫言跟刘昌敏两人在桌边等了十来分钟,余桦没回来就算了,出去找余桦的毕飞雨也没影了。

    “什么情况?这两个大活人丢了?”刘昌敏看了看手表,已经快八点了。

    自从刘昌敏妻女来了学校之后,他就很少打牌了,今天也是好不容易有机会才能跑来跟莫言他们组一局,没想到牌没开始,已经跑了两个人了。

    他也不能玩得太迟,如果这两人再不来,这牌也打不成了。

    “要不,我再去找找?”莫言提议道,“就这么点儿大地方,他们能去哪儿?”

    刘昌敏想了想,说:“咱们俩一起去吧,别到时候你去了之后又不回来,让我一个人在这干等着。”

    “也行。”

    说罢,两人就起身朝于东家这边走。

    于东家门没关,他俩到了于东家门口的走廊就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的余桦跟毕飞雨。

    见他们俩老神在在地看稿子,莫言肝火大动,“好哇,我说你们俩跑哪儿去了,原来跑这来躲猫猫了。”

    毕飞雨抬头看了看莫言跟刘昌敏,笑呵呵地说道:“我就说吧,他们等不到我们,肯定会过来的。”

    余桦点点头,眼睛都没离开稿子,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莫言跟刘昌敏莫名其妙地看着沙发上坐着的两人,又相互看了一眼,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。

    “你们看的是什么?”刘昌敏问。

    “是好东西。”毕飞雨笑道,“来来来,今晚这牌估计是打不成了,咱们一起看吧,欣赏欣赏于员外的新作。”

    一听是于东的新作,二人都来了兴趣。

    “这么快就写出来了?”

    毕飞雨跟余桦笑了笑,都没解释,只是把稿子又分了一点给他们。

    刘昌敏接过稿子,先给了莫言:“莫言,你眼睛好,看书快,先看吧,第一页看完给我看,咱们接火车。”

    莫言也不谦让,点点头,接过稿子。

    看到稿子抬头上竟是《边城》,他颇为惊讶道:“怎么是《边城》?”

    “那是章节名,哪有那么多问题,只管看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莫言嘴角抽了抽,嘀咕道:“问还不能问了。”

    于东在书房听到莫言跟刘昌敏的声音,伸头出来看了看,见他们在看稿子,又把头缩了回去,他怕这俩大爷又跟毕飞雨似的,让他伺候茶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余桦当然是先看完稿子的,他把剩下的稿子拿给毕飞雨,自己则跑到厨房给自己的茶杯添了点水。

    能看到这本小说,他着实高兴啊。

    除了因为这本小说写得好之外,还因为于东在小说里把他的书给写了进去,《边城》后面的第二篇就是他的《活着》。

    于员外这家伙,够处。

    喝了口茶,余桦又跑去书房,见于东又在伏案写东西,笑着说道:“这篇小说刚出来,又要写别的了?”

    于东笑着摇摇头:“没有,只是把之前抄录的资料给整理一下。”

    他现在整理的都是常怀英的手书,他想的是,如果有机会,在出版的时候,把常先生的一些手书也放进去。

    “抄录的什么资料?”余桦问道。

    “就是跟这篇小说有关的资料。”

    于东放下手中的资料,又简单地把他发现常先生手书的事情给余桦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听完之后,余桦端着茶杯感慨道,“竟没想到,这本书里面的常先生还有原型,他写的这些东西能给我看看么?”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于东点点头,把抄录的东西递给了余桦。

    谷數余桦接过资料,大概地看了看,随后笑道:“有些东西你在小说里面用了,有些东西又没用。”

    “常先生跟他爱人的故事,基本已经无法还原了,我只能从中抽出一些东西来构建新的故事。”

    余桦呵呵笑道:“还原从来都不是我们作家要干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于东微微点头,余桦说得没错,作家不是新闻工作者,所要做的工作也一直不是还原。

    作家往往只会提取,提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再用来构建自己想要的故事。

    “这本书有名字么?”余桦又问道。

    “没有。”

    于东摇摇头,这段时间,他一直奋笔疾书写故事,压根就没想过给书起名字的事情。

    但是一本书写出来,必须要有一个名字。

    他看向余桦:“你可有什么高见?”

    “我能有什么高见,你自己的书,自己想名字。”

    “你觉得叫《旧书》怎么样?”于东问。

    “旧书?”余桦认真地咀嚼了这两个字,随后皱着眉说道:“听起来没什么感觉,没觉得好,也没觉得坏。”

    “我暂时只想到了这个。”于东说道。

    “没关系,你慢慢想。”余桦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觉得挺好,于东写什么都快,总要有一件干不快的事情。

    而且他也知道,有时候起书名比写书还让人纠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于东跟余桦在书房里聊了好大一会儿,毕飞雨他们几个也陆续把书看完。

    看完稿子的莫言一脸的兴奋,将于东从书房里拖了出来,非要跟他好好聊聊这本书。

    这会儿程砚秋正好从琴房练完琴回来,看到余桦他们几个都在,有些意外道:“今晚在我家打牌么?”

    毕飞雨笑道:“不是,我们来看看于东的新书。”

    “已经写完了么?”

    “嗯,写完了。”于东点头道。

    听说已经写完,程砚秋也松了口气,这段时间他看于东为了这本书废寝忘食,心里心疼,却又不好说什么。

    她甚至都有些后悔去把常先生的那些书找回来了,要是没有那些书,于东应该也不会这么累。

    从前她刚跟于东认识的时候,对他的情感更多是对一个年轻作家的欣赏,想着他能多多出些作品给世人看就好。

    后来真正在一起了,她的想法就完全变了,什么作品,什么才华,都不如身体来得重要。

    “我去给你们弄点零嘴,边吃边聊吧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弟妹。”

    “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看程砚秋去给他们找吃的,于东撇嘴道:“给他们吃,瞎子点灯,白费。”

    “吃你点东西,看你这样子。”毕飞雨笑着把手中的稿子扬了扬,“我可告诉你,现在你手稿可是在我手里,你要是惹我不开心了,小心我一把灰给它焚了。”

    余桦嘿嘿一笑:“这就体现了用电脑写作的好处。”

    于东一脸无所谓地指了指脑袋:“放心,都存在这里,反正这稿子还要修改,重新誊一遍的。”

    “行了行了,不开玩笑了。”毕飞雨忽然做出一副正经的表情,“你说说吧,是不是余桦给你塞红包了,你还要把《活着》给写进书里。”

    提到《活着》,余桦洋洋得意道:“我没问他要版权费就算不错,还给他塞红包?”

    “呵,还抖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看你是因为自己没作品被他写进去,泛酸了吧。”

    毕飞雨摸了摸鼻子,“还别说,真有点。”

    莫言白了眼他们两个,“别闹了,我想听于东说说,这故事是怎么写出来的。之前不好说要写符号学么,怎么就突然写了这篇小说,这中间是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么?”

    于东笑了笑,起身去书房把那叠资料拿了出来,分给他们,余桦已经看过,自然没接。

    “这是?”莫言看着手中的资料,“好像是你的笔迹?”

    “嗯,确实是我的笔迹,不过这里面的内容却不是我写的。这些内容全部来自一位老先生的藏书,原件我都收藏了起来,这是我誊抄的。”

    毕飞雨看着手中的资料,有些明白过来,“这个老先生就是书中常先生的原型?”

    “没错,正是如此。书中常先生跟妻子的故事,也大多来自于这些记录。这位常先生是上沪人,住在静安区,跟我一位叔叔家离得不远,小时候我去叔叔家玩的时候,见过……”

    这次,于东把自己如何知道常先生,又是如何得到这些书的过程,给余桦他们详细地讲了一遍。

    听完之后,余桦调侃道,“我看啊,你应该在这部小说里面再加一条线,把你跟程老师的故事写进去,特别是你回到金陵,程老师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这二百五十六本书的过程。”

    不远处的程砚秋笑道:“余老师你说笑了,哪有什么千辛万苦。”

    “我相信肯定是有的,这可是二百五十多本书,别的不说,肯定花了不少钱。”

    挺余桦提到钱,于东挑了挑眉毛,他从头到尾就没想过钱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想想,这些书还真有可能花了程砚秋不少钱。

    他们虽然结婚了,但都是各管各的经济。

    家里的大物件一般都是于东来置办,不过程砚秋平时也有不少花钱的地方,所以她应该也没有存太多钱。

    如果这些书买得贵点,说不定能把程砚秋的小金库给掏空。

    “其实也还好,人家基本上没多要,大多都是正常价格。”

    莫言说道:“常先生的故事固然感人,但是于东穿针引线的手法还是让我惊叹,特别是他能够把故事都围绕着某本书展开这一点,充分证明了他的控制能力。只是有一点比较可惜……”

    “哪里可惜?”刘昌敏好奇道。

    他看过整篇手稿,就感觉这书写得可真好,各方各面都很好,完全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,所以莫言说有可惜的地方,让他有些好奇。

    莫言笑着说道:“可惜的是,里面提到的这些书,我全都看过。要是能够出现一些不太出名的文章,我看了之后,还能因此又找到一些好的作品,也是意外的惊喜了。我想,对于其他读者也是,如果他们能够因为你的小说而想着去了解你提到的这些小说,自然也是幸事一桩。”肉都督的溯流文艺时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