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文网官网 - 历史小说 - 汉末雄风在线阅读 - 第一百零四章 塞外闻鹤唳,中原驰铁骑4

第一百零四章 塞外闻鹤唳,中原驰铁骑4

    问出这句话时,杨修神色森然,语气冰寒。

    在杨修出言问责的这一刻,其人气势陡然变得咄咄逼人,似乎他背后有数万大军,而对面的匈奴却仅有千余骑一般。

    左贤王先是大怒,旋即便冷静下来。

    其人能屹立于西北多年而不倒,成为一方枭雄,无论城府、涵养还是胸襟、气魄,都在平均值之上。

    其人狐疑地看向杨修身后那千余精锐重骑,又狐疑地上下打量杨修一番。

    最后,其人以马鞭指着杨修,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杨修一把夺下左贤王手中马鞭,掷之于地后愤然道。

    “左贤王!某问你何故助刘子台!”

    “呛啷”、“呛啷”…左贤王身畔那两名万骑长,一左一右抽出环首刀,将雪亮的刀锋架到杨修脖颈上。

    “放肆!汉人焉敢如此无礼!”

    杨修冷哼一声,将两人持刀的手拨开,旋即仰天大笑。

    “可怜!可笑!尔等死期将至,却犹不自知焉!”

    左贤王心中一突,与其人帐下两名万骑长交换了一下眼神。

    首发&:塔>-读小说

    杨修将这一切看在眼中,心道:如今生或死,尽看某这三寸不烂之舌也!

    其人怒视左贤王,冷冷道:“某再问一遍,尔等为何助逆贼刘勋?”

    左贤王淡淡道:“大汉将亡也,何来逆贼一说?”

    左贤王倒也磊落干脆,对其人暗中勾结刘勋之事毫不避讳。

    杨修冷笑连连:“荒谬!荒谬绝伦!左贤王,某再问你,袁本初比你如何?”

    左贤王心中恚怒至极,脸上却仍古井无波。

    他哪里打得过袁绍?

    否则他早已南下并州、且占领并州西河、定襄二郡(后世包头南、忻州西北、朔州北的河套草原)。

    此地处于并州上郡中部东沿,向南或向东十余里,便是并州西河郡。

    囊括后世宁夏的并州上郡,距凉州近,而距并州治所晋阳较远。

    左贤王于此扎冬营,足以说明一些问题。

    并州是袁绍地盘,袁绍外甥高干任并州牧。

    “俺远不及袁本初也。”

    左贤王倒也耿直。

    杨修冷笑道:“大汉卫将军于官渡大败袁本初,袁本初全军覆没、仅以身免也!”

    左贤王悚然一惊。

    其人身畔两名万骑长,登时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“难怪高元才屯重兵于雁门、西河及定襄三郡,对俺等如此严防死守!”

    左贤王扬起手,阻止帐下两员大将开口。

    其人眯起眼对杨修道:“因卫将军故,袁本初竟不敢南侵许都?”

    杨修冷笑道:“不敢攻许都者,又岂止袁本初乎?而今天下,将重归汉室之手!此皆卫将军之功也!

    左贤王或不知袁本初惨败,然左贤王应知刘子台一夕被擒,然否?”

    左贤王忍不住捋起了胡须,他心中有些紧张。

    他不但知道刘勋一夜被擒之事,还知道赵旻在官渡大胜袁绍和曹操之事。

    刘勋被擒后,其人从河东逃出来的一些幕僚,如今正在左贤王的王帐任职。

    事到如今,这些人哪里还敢再回中原?

    左贤王正是从这些人口中,得知的卫将军赵旻威名。他不愿与袁绍为敌,更不愿与赵旻为敌。

    然而,夏侯渊这部重骑,杀了左贤王近两千兵卒,左贤王不能对此视若无睹,否则其人将威信大失。

    因此,左贤王此时有些骑虎难下。

    杨修见左贤王态度有所动摇,便继续吹牛。

    -读小说

    这部重骑衣甲齐备,你等为何如此不知好歹?

    你等送死原也无妨,俺却如何是好?

    杨修在心中编了半晌故事后,复又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大人,卫将军令某等至此,一为试探大人态度,二为请大人向单于修书引荐。故而,是战是和,大人一言可决!”

    杨修身后十余步的夏侯渊,这次总算学乖了。

    其人就这么默默地看着杨修忽悠,同时时不时回头观察,自己若逃跑,最佳路线应选哪一条。

    左贤王沉吟片刻后道:“卫将军而今在蒲子县?”

    杨修颔首:“正是!卫将军率五万精锐重骑,正在蒲子县等候某等回报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左贤王抚须的频率开始加快。

    其人身畔哼哈二将之一,忍不住开口。

    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    “这位郎君,卫将军既在蒲子县,又欲赴单于王帐议事,何不请其人至此面谈?”

    说着,其人指向夏侯渊奔来的方向。

    “俺族人今死伤枕藉,此事决不可就此作罢!”

    左贤王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“此言甚是!此处乃单于王帐必经之路,俺便于此恭候卫将军大驾,卫将军如不给俺满意答复,俺绝不放行!”

    杨修面露为难之色。

    “大人,此番某等乃迫不得已也,还请大人高抬贵手!”

    得了杨修送上的贴心台阶,左贤王抚须的频率大幅降低。

    其人呵呵一笑:“如此,德祖,俺不为难你等。大汉蜀锦天下闻名,若卫将军愿奉万匹上等蜀锦,俺便放行如何?”

    上等蜀锦,在五铢钱未玩坏之时,价抵数万钱,可换一匹骏马。

    所以,显而易见,左贤王是在漫天要价。

    杨修断然拒绝。

    “不妥!大人乃敲诈也!”

    左贤王摆摆手:“俺两千族人之性命,尚不值万匹蜀锦乎?德祖休要还价!”

    杨彪咬咬牙:“千匹蜀锦!”

    左贤王露出关爱智障之眼神。

    “若如此,德祖休怪俺无情!”

    杨修仰天长叹:“大人,三千匹蜀锦!否则某等宁愿战死!”

    【作者题外话】:左贤王也好,呼厨泉也罢,这些南匈奴人,根本惹不起袁绍。

    而且无论匈奴、鲜卑,还是羌人、乌桓,都是见利忘义之人。

    首发&:塔>-读小说

    这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有关。

    这一章,咱们聊一聊休屠各匈奴。

    屠各匈奴贵族刘渊建立了前赵。刘渊更是一手策划并主导了永嘉之乱…虽然其人没活到那时候。

    近日看到塔读有本新书人云亦云、不深扒历史,所以忍不住为诸君科普一下真相。

    屠各贵族出身的刘渊,自称匈奴单于之嫡脉,属于典型的自抬身价。

    其人根本就不是匈奴单于世系,更不姓栾提。

    刘渊出身南匈奴别种,也是(伪)汉政权的建立者。其族子刘曜继位后,改国号为赵,因此(伪)汉也被称作前赵或汉赵。汉赵后来攻灭西晋,正式开启了五胡十六国的序幕。

    《晋书》记载刘渊是刘豹之子、于夫罗之孙。后世史家均沿袭此说。

    于扶罗死,弟呼厨泉立,以于扶罗子(刘)豹为左贤王,即元海(刘渊字元海)之父也。--《刘元海载记》

    直至清末,学者卢弼论及此事,仍称“于夫罗,前赵刘元海之祖”。

    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    可见这种观点深入人心。

    于夫罗,前赵刘元海之祖。元海为乱晋之首。--卢弼《三国志集解》引李贤注解

    实际刘渊、刘豹、于夫罗三人之间的年龄差异极大,于夫罗死于东汉兴平二年(195),刘渊死于西晋永嘉四年(310),祖孙之间相差百岁以上,严重悖理常理,因此近现代学者对刘渊的出身世系多持怀疑态度。

    唐长孺、陈勇等学者对此问题均有论述。

    虽然《晋书》称于夫罗、刘豹、刘渊为祖孙,实际三人不仅年龄差异巨大,活跃时间亦不相同。

    于夫罗是南单于羌渠之子,东汉中平五年(188)继单于位;之后长期参与军阀混战,死于兴平二年(195)。

    单于于扶罗,立七年死,弟呼厨泉立。单于呼厨泉,兴平二年立。--《后汉书南匈奴传》

    刘豹是匈奴左部都尉。

    按《晋书》记载,匈奴五部制度确立于东汉建安年间(196-220),但不详其具体时间。

    建安中,魏武帝始分其众为五部,部立其中贵者为帅。--《晋书北狄传》

    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    按《武帝纪》,建安二十一年(216)曹操遣匈奴右贤王去卑归国监视五部,可知匈奴五部的设立时间,至晚不会晚于建安二十一年。

    刘豹的生年不详,卒于西晋咸宁五年(279),比于夫罗的卒年晚了整整八十四年。

    世祖武皇帝上之下咸宁五年,会(刘)豹卒,以(刘)渊代为左部帅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    刘渊是刘豹之子,长期在魏、晋朝廷中充当质子。

    晋惠帝时代藩王乱政,刘渊借机独立出走,建立前赵,后死于永嘉四年(310),比刘豹的卒年晚了三十一年。

    (刘渊)以永嘉四年死,在位六年,伪谥光文皇帝。--《刘元海载记》

    按刘豹死后(279),刘渊归国“为代理左部帅”来看,刘渊与刘豹均控制匈奴左部,二人存在父子关系当无疑问。

    然而刘豹与于夫罗之间,是否存在亲缘关系则十分值得推敲。

    刘渊生年无载,按《刘元海载记》中“王浑虚襟友之”,以及刘渊“七岁丧母”的记载推断,其生年大约在魏嘉平四年至五年(251-252)前后。

    学者唐长孺曾专门撰文探讨这一问题。

    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    此事详见唐长孺《魏晋杂胡考》。

    对刘渊生年的考证,会引出一个后续问题:

    即如果(刘渊之父)刘豹真的是于夫罗之子,那刘豹生年便不会晚于于夫罗的卒年(195)。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

    退一步讲,即使刘豹是于夫罗的遗腹子,那他生育刘渊时,也已超过六十五岁。

    这对一个身处魏晋时代的胡人贵族而言,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。

    刘豹与于夫罗之间不仅年龄差异巨大,名讳也存在显著区别。

    学者陈勇认为,于夫罗与刘豹“父子异姓”,明显悖于常理。

    注意:此点详见陈勇《去卑监国的败局与刘豹世系的造伪》。

    与于夫罗同时代的匈奴王族,其名讳大多是“呼厨泉”、“去卑”、“羌渠”、“须卜骨都侯”这类异域色彩浓郁的名讳,与“刘豹”、“刘渊”这类高度汉化的名讳全然不同。

    《晋书刘元海载记》取材于《十六国春秋》,而《十六国春秋》又取材于《赵记》,这是前赵史官出于美化王朝统绪而撰写的作品,关于刘渊出身世系的记载,可信度十分值得怀疑。

    首发&:塔>-读小说

    因此,现代学者多认为于夫罗之子并非刘豹,刘豹只是南匈奴别种贵族之一。

    刘豹父子之所以假托为于夫罗之后,乃是前赵史官的刻意杜撰。

    那么问题来了。

    刘豹、刘渊父子的真正出身是什么?

    咱们下一章再谈。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