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文网官网 - 历史小说 - 问鼎十国在线阅读 - 第763章

第763章

    直到最近,太原大火,中原连年战斗,粮草存储不足,无粮北卖,耶律敌烈立叫不好。

    这些年彼此互市,耶律敌烈深知不只是自己,北边许多部落都渐渐依赖中原北卖的粮食。

    这突然断粮,还在这入冬敏感的时候,对于北方诸多部落都将是一大打击,会让很多依靠中原粮食过冬的部落,陷入绝境。

    耶律敌烈是契丹人,对于草原民族的习性了如指掌。

    一旦遇到恶劣气候,无以为继的时候,只要有人领头,就会组成庞大的劫掠部队南下。

    “不好了!”萧达干气喘吁吁地跑来:“大王,北方传来消息,太平王已经在集结部队了。”

    “混账!就知道老大靠不住,满脑子就是自己。”

    耶律敌烈极其败坏地骂道:“狼心狗肺的东西,要不是我从中周旋,他以为中原天子会那么好心,将粮食卖给他?现在出了一点意外,就翻脸不认人,什么玩意。”

    他发泄了一通。

    萧达干也忍不住道:“当初就不应该等价与他们贸易,一点也不念的我们好。”

    这屁股的位子决定思想。

    在耶律罨撒葛、兀氏乞儿眼中,中原是黑心的,通过不平等的贸易,用大米、盐、皮衣来换他们的牛马羊、皮革。

    但在耶律敌烈、萧达干这类人眼中那就是中原展现出来的友善。

    中原朝廷完全能够自给自足,他们却将自己辛劳耕作的粮食拿出来贩卖,而且价格还如此便宜。让他们北方人能够安然的渡过每一个冬天。

    这是莫大的功劳。

    相较以往商人走私的价格,中原朝廷给的价,确实能称良心。

    至于这一次的断粮,实在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大火导致,并非中原有意断他们粮食。

    这些年的付出,难道就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,就化作虚无了?

    耶律敌烈委实看不起耶律罨撒葛这种穿上裤子,翻脸不认人的作风。

    发泄似的痛骂一通,耶律敌烈强压下怒火,说道:“马先生口才好,让马先生去北方一趟,劝说太平王……”他说着,突然想到自己大哥并不喜欢汉人,改了口道:“算了,还是你亲自去一探。务必劝说太平王少安勿躁,粮食的事情,我这做兄弟的,尽量帮他解决,莫要脑子一热,做出兄弟失和之事。”

    萧达干毫不犹豫地去了。

    事情紧急,萧达干只带着少许亲随,一人三马,昼夜赶路,当天夜里便到了耶律罨撒葛所在的九十九泉据点,面见了太平王耶律罨撒葛。

    萧达干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,说的是口干舌燥。

    耶律罨撒葛却没有听萧达干的劝说,而是对着停下来喘气的萧达干说道:“回去告诉老四,我这个当大哥的不想与他兵戎相见。我不需要他跟着我一起干,只要他维持中立,放我方通行,抵达雁门关。我可以保证,不伤他一人一羊。”

    第一百五十四章 贼人休想靠近雁门关

    耶律敌烈听着面前萧达干的回复。

    不只是他听,他还特地叫来了云九州的文武要员。

    其中包括了耶律海思、萧术鲁列、李良、孙之凯、穆凌等契丹武将以及马得臣、陶杰、韶泽这些汉人文臣。

    萧达干这一说清耶律罨撒葛的意思,耶律海思立刻就不干了,骂道:“我云中契丹什么时候需看他们漠北契丹脸色了,什么东西。”

    契丹分裂,一开始胡乱称呼,但这些年下来渐渐统一了口径。

    位于云九州的契丹以大同云中为核心,称之为云中契丹。

    而耶律罨撒葛位于漠北,则叫漠北契丹。

    至于耶律必摄,两人称之为伪帝,居于东方叫东契丹。

    这些年中原兵多次相助与他们并肩作战,杨业更是多次以身犯险,以骑兵迂回敌后,救他们于水火之中,云中契丹与中原早已结下了深厚的袍泽情谊。

    耶律海思在战场上还被杨业救过,对于杨业的武勇气概很是佩服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他都不愿意跟中原跟杨业为敌。

    与耶律海思有着相同想法的大有人在,萧术鲁列便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萧术鲁列是萧达干的侄儿。

    萧思温之死,与耶律必摄有关。

    耶律必摄为了安抚萧家,付出了不少的筹码。废除正室,立萧氏女为后,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契丹萧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,并非只有萧思温一脉。

    趋于利益考虑,萧家并没有继续追究萧思温为韩家所杀这一事情。

    萧思温一脉也因他的死,加上耶律必摄刻意不用而渐渐没落,甚至受到排挤。

    萧术鲁列心怀不满,带着妻儿一部分族人来投萧达干。

    萧术鲁列是东契丹的马群侍中,善于用骑,在耶律敌烈手中备受器重。

    萧术鲁列还有一个儿子叫萧挞凛,今年不满十八,天生神力,骁勇无匹,这不满弱冠之年,已经是云中契丹第一好手。

    萧术鲁列投奔云中契丹时间不长,但因这对父子皆是大才,地位在云中契丹迅速提升。

    萧术鲁列道:“太平王不安好心,即便真如他所言,不伤一人一羊。事后大王有何颜面,面对中原天子?”

    李良、孙之凯、穆凌诸将,一人一言,大多都是偏向中原的。

    反倒是马得臣、陶杰、韶泽这些汉人,一言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