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文网官网 - 历史小说 - 争魏在线阅读 - 第254章

第254章

    伴随这一声怒吼,洛阳上空的阴云更加剧烈翻涌起来。

    父子三人兵发司马门。

    司马门守军还未清醒便被控制。

    此时蒋济、司马孚也堪堪赶来。

    “武库!武库!”蒋济气喘吁吁道。

    司马孚泪流满面,朝着皇宫的方向跪伏,“皇天在上,我司马氏不得已而起兵,只为拨乱反正,人神……”

    “叔达大事要紧。”誓言还未说完,就被司马懿打断了。

    蒋济弄来一辆轺车,司马懿上车之后却向司马师道:“同乘!”

    司马师毫不犹豫的上车,扬起缰绳,“驾!”

    两千余死士紧随其后。

    皇城在西北,武库在东北,中间隔着大将军府。

    司马懿司马师共乘一车,直奔武库而去。

    但正月时节,洛阳拜访亲朋好友之人络绎不绝,也许是天意使然,司马懿、司马师的车驾正好被堵在大将军府之前。

    司马师当机立断,跳下车挥剑驱赶人群。

    此时大将军府敌楼之上,曹爽帐下督严世拉动重弩瞄准司马懿,却被副将孙谦拉住,“事未可知也!”

    反复拉扯三次,重弩终未射出,而司马师驱赶了人群,死士护着车马冲过这道最后的关卡。

    占据武库之后,三千死士披甲持刃,司马懿召来高柔王观,以司马孚、司马师守司马门,以司马昭领兵入永宁宫,求取郭太后罢免曹爽党羽的懿旨。

    拿到诏书之后,司马懿笑言:“文惠今日当为周勃!”

    遂以高柔代行大将军之事,接管城中禁军。

    以郭太后懿旨命桓范行中领军事。

    桓范接近曹爽,原本也只是为了接近权势而已。

    在曹爽集团也没得到重用,以他的性格,自然是有怨气的。

    正欲应命,其子力劝桓范,言皇帝在曹爽手中,大有可为。

    桓范不顾属下的劝阻,执意出城奔高平陵而去。

    蒋济惊慌失措道:“智囊往矣。”

    司马懿不以为然道:“爽与范内疏而心不及,驽马恋栈豆,必不能用也。”

    遂以王观行中领军之事。

    王观、蒋济、高柔三人皆居九卿之位,年纪比司马懿还大,皆是四朝老臣。

    从起兵至此,兵不血刃,朝臣、将吏无一反抗。

    只有大将军参军辛敞在其姐辛宪英的鼓励下,领军杀出洛阳,投奔曹爽。

    其后,司马懿与蒋济领兵屯住洛水浮桥之上,切断高平陵与洛阳之间的联系。

    当着洛阳众将、众官的面盟誓:“皇天后土,洛神明鉴,我司马懿迫不得已行今日之事,只为匡扶大魏,绝无他志,大将军曹爽,乃宗室勋亲,其父有大功于社稷,只要其退大将军之位,绝不加害,否则人神共弃!”

    魏晋之际,玄学盛行,河洛的地位举足轻重。

    司马懿堂堂太傅,四朝老臣,如此重誓,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。

    蒋济大为振奋,还以个人名义去信给曹爽,劝其投降。

    第一百八十七章 投降

    曹爽得到洛阳之变的消息后,立即在伊水之南修建营垒,伐木为鹿角,发屯田兵数千人以为卫。

    “今大将军爽,背弃顾命,败乱国典,内则僭拟,外则专权……离间二宫,伤害骨肉,天下光汹汹,人怀危惧……臣辄力疾将兵屯洛水浮桥,伺察非常!”洛阳的使者在魏帝曹芳面前宣读了司马懿的信。

    这封信名义是写给曹芳的,何尝不是写给曹爽和他亲信的?

    尤其是最后一句,司马懿亲自领兵阻断洛水浮桥,带来的心理震撼无以复加。

    换作其他任何人,曹爽绝不会犹豫,当即就领兵杀回。

    但如果对手是司马懿,就另当别论了。

    司马懿纵横天下数十载,攻无不克战无不胜,只在诸葛亮手上一败一平,余者皆大获全胜。

    四十年赫赫军威,仿佛刀子一样抵在曹爽以及所有人的心坎上。

    使者随后又宣读了郭太后懿旨,废除曹爽大将军之职,要求曹爽以列侯的身份护魏帝回返洛阳。

    曹爽一言不发的听着使者宣读,肥硕的脸上涌出一滴滴冷汗。

    往日没事就要叫唤几声亲信们,此时一个个鸦雀无声,惶恐不安。

    连曹爽的弟弟们都垂头丧气。

    没有往日的嚣张跋扈之气。

    但司马懿的手段不止于此。

    得知曹爽屯兵伊水之南,立即让司马孚派人进献、帐幔粮食、器具等御用之物。

    司马懿的井井有条,让曹爽越发惊惧。

    一日之后,尚书陈泰、侍中许允前来劝说曹爽放弃抵抗,将洛水之誓公之于众。

    许允为高阳名门之后,也是洛阳最负盛名的名士之一,还是夏侯玄的密友。

    陈泰为曹魏重臣陈群之后,为人稳重,素来干练,在士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。

    一个名士,一个士族重臣,无疑是在给曹爽吃定心丸。

    到了下午,曹爽最亲信的部曲将尹大目持蒋济之信而来,只是免去大将军的官职,列侯身份继续保留,不伤其性命。

    一连串的手段,让曹爽的斗志与决心都在慢慢瓦解。

    曹爽在此望向自己的兄弟与亲信,但他们眼中只有惊惧,比自己还手足无措。

    而他们在听到司马懿的信和郭太后的懿旨后,都抱着侥幸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