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文网官网 - 历史小说 - 争魏在线阅读 - 第416章

第416章

    而杨峥固守黄河防线,隔岸观火,没有参与大战之中。

    此消彼长,邓艾自然不敢肆意而为。

    这也说明邓艾成长了不少。

    风雪中,蒙虓的骑兵若隐若现。

    见邓艾没打起来,护着枹罕城百姓撤回河关。

    杨峥让杜预写了一封捷报:在将士们的英勇奋战下,击退蜀军,收复枹罕!

    派人快骑送入故关。

    言下之意,陇右战事已了,大家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

    派去的亲卫很快就回返,司马孚太尉之尊,自然不会为难一小卒,还带回一封信,言此战杨峥功劳第一,当入故关,接受他司马孚的亲自封赏。

    第三百零五章 赢家

    司马家的封赏谁敢去?

    杨峥自然是客套一番,非常贴心的推举邓艾劳苦功高。

    还拍着胸脯表示,只要我杨峥在金城一天,蜀军就休想越雷池一步。

    信中自然少不了分析雍凉局势,现在蜀军已退,天寒地冻,太尉大人年事已高,还是尽早回长安。

    没想到司马孚又来了一封信,对杨峥称赞不已,颇有赏识之意。

    话是这么说,但邓艾的咄咄逼人之势没有丝毫减弱。

    杨峥退一步,邓艾就进一步,占据枹罕,有窥伺河关之意。

    嘉平三年就在这种对峙中悄然而去。

    司马孚的信陆陆续续传来,大致意思是安抚。

    当然,这种安抚是建立在邓艾胡奋吃不下西平的基础之上。

    司马孚对人心的揣摩远在兵法之上。

    从西平的种种克制推测出,杨峥暂时不愿与洛阳翻脸。

    而现在的洛阳,其实也不愿与西平刀兵相见。

    杨峥需要时间,司马师同样需要。

    如果司马师连文钦这种刺头都能容忍,远在西北边陲的杨峥,自然也可以容忍。

    严格来说,姜维与邓艾都失败了,两人从八月一直死磕到十一月,蜀军伤亡在六千上下,魏军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字。

    但以蜀国的国力,这种伤亡付不起。

    六万大军北伐,旷日持久,耗费的粮草物资,对蜀国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。

    杨峥反而成了此战中唯一的赢家。

    守住了黄河防线,没有轻易涉足大战之中。

    士卒几乎没有伤亡。

    虽然也耗费不少粮食,但接回枹罕城中的一万余人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赢得了时间。

    时间,才是杨峥最急缺的东西。

    嘉平三年发生太多的事情。

    司马懿离世,司马师上台,凉州动乱,姜维北伐……

    杨峥不但挺过去了,而且还迈出决定性的一步,府兵制在高原取得巨大成功。

    挺过嘉平三年,已经意味着杨峥在雍凉打击下,有了防守之力,至于还手,则还没到时候。

    但随着时间推进,这一天已经不远了。

    司马师顺利接掌权位,但同时也面临如当初曹爽一样的境况,威信不足。

    一朝天子一朝臣,当初服从于司马懿的大佬,不一定服从司马师。

    更何况司马师还不是天子。

    野心既是人性,也是权力游戏的本质。

    司马师当然不会满足于现状,甘愿当一个权臣而已,身处乱世激流,不进则亡!

    历来权臣的下场都触目惊心。

    司马懿固辞丞相、郡公、九锡,表面上是高风亮节,实则暗中也是坑了司马师一把。

    连司马懿这种人物都不敢越雷池一步,你司马师何德何能?

    “司马师一定会向前跨出一步!”杨峥笑道。

    堂中,杨峥、杜预、卫瓘三人脍炙而食。

    新鲜的羊肉被孟观、庞青切成薄片,放在铁板上煎炙。

    铜鼎中已然沸腾,咕咕作响,香气随着热气冒出,令人食欲大增。

    后世流行大江南北的烧烤和火锅,汉代既有之。

    “司马师若如司马懿一样,只摄朝政,则天下俨然,但以司马家现在的权势,又岂肯踌躇不前?”杜预饮了一杯热酒,叹了一口气,“大魏必为司马氏所代。”

    杨峥夹起一块羊肉,外焦里嫩,入口即化,目光转向卫瓘,“先生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卫瓘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,既不吃肉也不喝酒,“杜长史所言甚是。”

    让他参与这种场合,已经是对他的尊重。

    观念和想法的改变需要时间,只要没寻死觅活的,就说明有招降的机会。

    天下之事,谁又能说的清?

    杨峥举樽遥敬杜预,“不知大魏忠臣能有几位。”

    杜预回敬,饮下之后道:“昔年毌丘俭、诸葛诞与夏侯公交厚,先帝兴浮华党案,诸葛诞被免官,后受曹爽提拔,复用为扬州刺史、加号建武将军。”

    毌丘俭、诸葛诞、文钦,不正是淮南二叛三叛吗?

    对于司马氏来说,他们才是最大的威胁。

    淮南与许昌一水之隔,无论是西进洛阳,还是北上青徐,对朝廷的打击远大于杨峥。

    “诸葛诞不是与司马懿联姻了吗?”杨峥好奇道。

    杜预喝了酒,脖子显得更大了一些,严重影响了他的外貌。

    或许杜预在西晋不得重用,大概率是因为他的这幅长相。

    汉魏晋,也是一个非常重视颜值的时代。